
绿蔓缠绕枝头,果香沁润山野。8月19日,记者走进黔江沙坝镇十字社区状元堡猕猴桃种植基地,连片藤架下硕果累累,200余亩猕猴桃迎来丰收,红心、绿心猕猴桃即将进行采摘售出。
记者在基地看到,红心猕猴桃套着保护袋,颗颗饱满点缀枝头;绿心猕猴桃则裸露在阳光下,表皮泛着诱人的光泽。基地负责人庞一中介绍:“今年气候适宜、管理得当,果子品质明显提升,单果重量普遍达80克以上。”
据了解,这片果园几年前通过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改造后,已成为黔江区特色农业示范点。种植猕猴桃面积215亩,涵盖红心、绿心两大主流品种。其中,红心猕猴桃采用生态套袋技术,有效防虫害、保水分;绿心猕猴桃则遵循自然生长规律,口感更显清爽。目前,两类品种均已进入最佳采摘期,预计持续供应至9月中旬,欢迎市民前来体验采摘乐趣。
在基地,管护人员正将分级后的果实装箱,首批订单将通过冷链发往全国各地。为打通从枝头到舌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基地构建了立体化销售网络,基地通过“电商直供+订单预售+到地采摘”的销售模式,为市民和游客提供“舌尖上的甜蜜”与“田园里的乐趣”。
据了解,沙坝镇的猕猴桃产业已成为该镇助推乡村振兴的“绿色引擎”,在农户增收方面,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就业、合作社分红三重收益,当地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,村民龚明素感叹:“在家门口干活,每月挣1800元,还能照顾家庭!”
近年来,黔江区沙坝镇立足资源禀赋,重点发展猕猴桃、青脆李、脆红李等高端水果,建成特色农业基地。通过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带动农户抱团发展,农旅融合收入大幅提升,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。
(记者 费玉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