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区改造后那是大变样,大街小巷都敞亮了!”8月26日上午,魏家国老人一句朴实的话,道出了无数市民的心声。当天,万州区召开创建第八届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动员会,万州区各级各部门负责人、各界代表齐聚一堂。

据悉,2021年来,万州区292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,16.5万户群众居住条件改善;新增城市绿地878.3万平方米,建成区绿地率达36.3%;刑事案件立案和电信诈骗发案较2021年分别下降62.8%和67.3%……
这些数字背后,是万州城市品质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。
292个老旧小区“换新装”
2021年1月,万州被确定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提名城市,自此,一个个城市顽疾得到全面治理。四年间,万州实施城市更新重点项目91个,江南片区至高铁片区连接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。
“我们投入近50亿元实施城区菜市场整治提升、小微停车场建设等民生实事99件,群众生活更加舒心顺心。”相关负责人在动员会上介绍。
龙都街道大塘边社区的居民何先安深切感受到了变化:“以前小区楼道、绿化带等公共区域总是堆有杂物,我在院坝会上提了建议,没想到社区不仅很快组织人员清理,还加装了提示牌,现在环境清爽多了!”
数智赋能让城市治理更加高效。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牵引,万州迭代升级数字化城管平台,年均解决各类城市管理事件超6.4万件,今年二季度城市综合管理问题有效处置率达99.5%、排全市第1位。
文体活动成“新标配”
不仅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万州区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是硕果累累,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万州市民生活“新标配”。
四年间,万州立足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,传承弘扬巴渝文化、三峡文化、移民文化,全力守护文脉、留住乡愁。加快打造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,博物馆、文化馆、体育馆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。
三峡移民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,“中国曲艺之乡”文化名片持续擦亮,369件本土原创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、市级文艺奖项,环湖马拉松、横渡长江系列赛、“曲艺周周演”等文体活动精彩纷呈。
万州区还创新设立“文艺特许经营区”,通过“三破三立”改革攻坚,将城市“过境地”打造为“文艺两新”夜间集聚区——万州艺术街区。自2023年5月开街以来,该街区开展公益展演活动400余场,吸引市民游客超120万人次驻足参与。
志愿服务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线。万州“雷锋的士”志愿服务队现有“雷锋的士”220辆、队员440人。成立以来,累计服务群众10余万人次,开展志愿服务时长130万小时。
“我经常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,我们城市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了。”市民蒋孟柯说道。据悉,自2021年以来,万州区累计新增7万余名志愿者,全区近8万名党员、百万群众投身“创文”一线,以自身文明言行传递正能量、弘扬新风尚。
全民创文“新起点”
记者从动员会上获悉,站在新的起点上,万州确立了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目标:2025年至2027年,按照“一年查漏补缺、两年全面达标、三年决战决胜”序时推进。
在动员会上,万州区委宣传部、城市管理局、公安局、交通运输委、社会工作部、教委、百安坝街道、太白街道桔园社区等部门分别作表态发言,将在强化统筹协调、改善市容环境、打击违法犯罪、聚焦交通站场提质、全民动员、提升师生文明素养、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积极作为,各部门凝心聚力,展现了万州“创文”的坚定决心。
此外,环卫工人、交巡警、出租车司机、外卖小哥、物业人员、银行工作人员、医生、教师、学生、消防员、志愿者、先进典型代表等12位社会各界代表现场发出文明倡议:让文明“妆点”家园,全员共建文明万州。

从体育公园到万达广场,从高铁片区到江南片区,万州正以“开局就是决战、起跑就是冲刺”的姿态,踏上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征程。
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事关全区人民的大事,不是党委政府唱‘独角戏’,而是自上而下、干群一心、全社会参与的‘大合唱’。”
如今,这场“大合唱”已经在平湖两岸嘹亮响起。万州人用四年时间让城市变了模样,现在以归零心态再出发,百万万州市民正用文明的力量,书写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